二年级估算数学课程教师教学设计
篇一:人教版二年级《加减法估算》教学设计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31页百以内的加减法估算教学目标:
1,学生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.
2,学生初步体验估算方法的多样性,并初步学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.
3,学生用所学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,感受数学的价值.
教材分析: 估算是指在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,进行的一种简便的,粗略的计算.《数学课程标准》指出:"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,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,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,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,具有重要的价值."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,笔算的基础上教学的.教材通过 "100元买3种生活用品够吗 "的情境让学生讨论,意图是"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,提高估算的意识和能力,增加数感,并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,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."
学生分析 :本课教学前,学生接触的都是口算和笔算,不仅习惯于精确计算,而且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达到了比较熟练的程度,因此对100以内的加减法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,估算意识的培养比较难.另外,学生在这之前没有接触过"近似数",同时还未形成"整十数相加比较方便"的认识,也影响了学生对估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.
设计思路:
1,调整教学目标,将"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"改为"体验估算在某些情境中的便捷性".在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精确计算的情况下,人们往往用估算的方式进行大数目的计算.而100以内的加减法位数少,学生习惯于精确计算,不容易产生估算的需要,更不要说"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"了.所以调整教学目标,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学生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上.
2,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优化的思想.通过买笔的情境,让学生讨论"两只笔大约多少钱"这一问题,充分展现他们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,并在比较中进行优化,从而理解和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.
教学重难点: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.
教学过程预设计:
一,切入生活,体验"近似数"
告诉学生老师的年龄大约是30岁
猜一猜:老师可能有多少岁.
试一试:将老师提供的数说成最接近的整十数.
让学生体会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范围,并练习"近似数",为后面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铺垫.
二,创设情境,探索方法
1,引出估算
师:老师到了笔庄之后,遇到了很多数学问题,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
问题一:我有100元钱,把这些笔都买下,够吗 你是怎么想的
2,估算的基本方法
问题二: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 你是怎样想的
这几种算法,你最喜欢哪种 为什么 这种方法是怎样的 (板书:最接近的整十数)3,试一试
问题三:52元的笔比19元的笔大约贵多少
问题四:100元买三枝笔够吗 你最喜欢哪种方法
问题五:100元还够买什么
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估算,初步感受估算的便捷.
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,从中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,进一步体验估算的便捷性.
试一试中有些估算的方法可以多样,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.
三,应用拓展,解决问题
看来估算还真比较方便,除了买东西可以用估算,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估算 在练习中体会:
1,快速判断:哪条路最近 2,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3,预计结果
练习既是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巩固,又进一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的运用.
四,课堂总结
在讲《加减法估算》前,我反复琢磨这节课怎么讲,就能让学生有估算的意识,体会到估算的好处。
课的一开始,我首先问学生:你们在什么情况下用到“大约”这个词?学生回想前面学过的知识,作出如下回答:有的学生说,一年级在学时间时,学过“大约几时”;有的学生说,二年级第一单元在学习长度单位时,量出的长度不够整厘米的,要看成整厘米,这时用“大约几厘米”来说明。
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“大约”这个词的意思,我又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。我向学生提出:老师的年龄接近40岁。猜猜老师可能是多少岁?学生说出了以下答案:37岁、38岁、39岁、41岁、42岁、43岁。最后我告诉了学生准确的年龄。老师的年龄接近40岁,我们也可以说成大约40岁。在猜一猜的活动中,学生又进一步体会了“大约”和“可能”、“大概”、“估计”一些词的意思一样,准确值也许比估算值小,也许比估算值大,但是准确值必须离估算值很近很近,差距不大,可以用“差不多”来描述。猜测准确值时,必须在一定的范围之内,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会出错。学生初步理解了“大约”的意义,我趁热打铁又出了一题:呼啦圈的价格大约是20元,猜一猜呼啦圈的价格是多少钱?学生根据估计值20元,说出了一些数,这些数都在要求的范围内,所以很快就猜对啦。
试一试:将老师提供的数说成最接近的整十数.让学生体会估计结果的不确定性及范围,并练习"近似数",为后面的估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做好铺垫.
出示例题:要买下面的玩具,大约需花多少钱?小轿车32元,自行车28元,飞机59元,电话机12元,小卡车21元,轮船37元。在出示题之前,我提出在老师写完题,谁能很快的告诉老师答案。等我把题写完,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大约花190元。我惊讶的问学生,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呀?这位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方法,原来是把题中的每个数都看成和它接近的“整十数”进行计算,这样算起来速度快,比较简便。接着让学生理解“190元”是准确值吗?不是。那么这个值就是估算下的数值,不是准确值,所以不能用“=”,要用“≈”,教学生学会写 “≈”。书写格式如下:32+28+59+12+21+37≈190(元)接着要求学生把准确值 30 30 60 10 20 40 也求出来。32+28+59+12+21+37=189(元)让学生明显的感知准确值与估算值的区别,感知它们的差距不大。 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,从中理解什么是估算,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,进一步体验估算的便捷性. 如果买的东西越多,越能体会到估算的好处所在。
为了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与书写格式,我出示以下题目:买19元和52元这两枝笔大约需要多少钱?首先审题,问题中有“大约”这个词,说明要求用估算的方法解题,也就是把题中的数看成整十数计算。然后要求学生齐练,一人板演,老师集体纠正。
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估算。例如:从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?写作业大约用了几分钟??? 其实估算在生活中经常用到,让学生在说 ……此处隐藏914个字……400大,比500小。 师:原来是这样,老师再准备一个筐(课件出示新筐),把这两条鱼收进去好不好。
2、帮小明解决问题。
完成第100页第6题(先同桌讨论,再集体交流:你是怎样进行估算的。)
3、帮妈妈解决问题。
师:接下来,请你们帮妈妈解决一个问题(出示第100页第7题)。自己先估计一下,再与同桌交流。
生预设1:我估算的结果是440(250+190),那么400元买这两样东西不够。
生预设2:我估算的结果是420(240+180),那么400元买这两样东西也不够。
生预设3:我估算的结果正好是400(200+200),妈妈可以拿400元买这两样。
师:同一个问题,为什么会有几种不同的答案呢?拿400元买这两样东西究竟够不够呢? 生预设:245+187=432(元),也就是说买这两样东西要432元,400元肯定不够。 师:刚才生3估算400元购买,问题出在哪了呢?
生预设:她是把245看作200,少看了45,把187看作了200,多看了13,这与实际价钱相差太多了。
师:说得非常好,估算的方法虽然多样,但要学会判断结果的合理性。结果与实际相差太多,就容易出现上面的问题,增添许多麻烦。要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'估算策略。就比如买东西时,带的钱应该多一些,把价钱估得多一些,这样就不怕钱不够了。
4、完成第100页第8题。(学生独立思考,小组讨论,最后集体交流估算方法)
四、总结
师:这节课就要结束了,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收获吧!
生预设1:我学会了加减法的估算。
生预设2:估算时,把这些数看作接近它的整百数或者几百几十的数,再加减。
生预设3:估算后要判断结果是否合理,不合理的就要调整。
师: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!希望同学们能把所学的估算知识运用到生活中,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。
篇三:二年级下册估算教学教案教学内容:
加、减法估算(教材第98页例5,练习二十第5—7题
教学目标:
1、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,进行加、减法估算,培养估算意识。
2、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,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。
教学重点:
1、在具体的情站境中,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。
2、体验估算的多样性,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。 教学难点:
体验估算的多样性,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。 教学准备:教材第98页主题图。
一、课前导入
1、创设情境
师:今天羊村要举办一个开心派对,羊羊们邀请我们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参加,但是,必须先通过下面的三关,从老师手中得到小红花才能接受邀请,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?
2、复习近似数
说一说下面数的近似数。43 98 703 629 683 1298 7008
3、小结
师:通过刚才的练习,我们知道了要想求得近似数,可以采用“四舍五入”的方法。
二、新课导入
1、出示例5
师:进入第二关,同学们准备好了吗?(准备好了)
⑴出示第一个问题(学生回答)
师: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,请同学们想想如何解答?192+219 ⑵出示第二个问题(引导学生仔细观察)
师: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两道问题,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? ⑶比较两个问题,并发现不同的地方
师:大约就是约等于,在计算过程中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答案,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(出示课题:加、减法估算)
师:要求第三、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?应该怎样列式?
2、板书1192 + 219≈(400 )(整百数)
(200) (200)
师:1、首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192和219的近似数是多少? (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解答)
师:192接近200,219接近200
2、 然后再求出这两个近似数的和是多少?也就是我们最后估算的结果是多少?
3、最后用约等号连接(为什么用约等号来连接呢?区别=和≈) (引导学生掌握估算出最后得数的三个步骤)
师:请同学们注意老师是怎么写这个约等号的。
板书:≈ (教师教学如何书写约等号)
师:我们来看看最后估算出的结果400是一个什么数?
生:(整百数)
师:刚才我们通过看这两个数的十位,找出它们的近似数在求和,估算出的结果是一个整百数,现在我们在来看看,为了让估算的结果更加精确一些,我们还可以看这个数的( )位来找出它们的近似数? 生:看个位
3、板书2 192 + 219≈( 410 )(整十数)
(190) (220)
⑴师: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2人一组讨论你是怎么估算出这个得数的?
⑵教师提问个别学生,学生汇报结果。
⑶师小结: 我们可以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,看这个数的(个位)来找出它们的近似数;
192接近190,219接近220
⑷师:请同学们仔细观察:比较为什么算式一样,但估算的结果却不一样?(学生2人小组相互讨论)
引导学生认识估算的结果410比400更精确些。
4、小结
当我们看这个数的十位取它的近似数时,估算的结果是一个整百数;为了让估算的结果更加精确,我们还可以看这个数的个位来找出它们
的近似数。
5、课件出示练习题:382+246≈( )(学生独自完成,老师指名学生完成)
估算成整百数 估算成整十数
382 + 246 ≈( ) 382 + 246 ≈( )
( ) ( ) ( ) ( )
6、拓展
师:你还能提出什么有关估算的问题呢?
学生四人小组讨论,将问题写在小卡片上。
7、谁来做做“小老师”。(指名学生说说小组讨论完成的结果)
8、出示幻灯片:两道代表性的问题,让学生尝试完成。问题1、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?
解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。
10、小结
三、巩固提高。
1、估一估
请学生来回答你是如何解答的。(让学生说出完成估算的三个步骤)
2、“火眼金睛”p100
3、解决问题
师: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?(矿泉水比冰棍卖的少,第二天冰棍要多进些)
四、全课总结。
师:今天,你学到了什么?
1、 加减法估算
2、 如何能使估算结果更精确些?(看这个数的个位,找出它们的
近似数再进行估算)
文档为doc格式